更可信的說法是:“我那時覺得應該了解一下實際的工作,于是我就上網查到千禧公司在招收兼職實習生,我就給發了一封郵件過去,然后通知我面試,結果我也很幸運地通過面試被錄取了?!?/div>
面試者:“那是一段讓我非常難忘的經歷。那是一家民營企業,雖然公司總資產達到10億,但是管理還是非?;靵y。我當時被安排到下屬的生產管樁的高科技企業擔任廠長助理,結果工作的兩個多月里我采訪了很多員工,從生產工人到副總,有時候半夜都會起來到車間看看,臨走前向老總提交了達三萬字的總結。結果走時,老總希望我留下來,給我月薪一萬,擔任這家管樁企業的生產副總。但那時我已經有繼續深造的機會了,所以就婉言拒絕了?!?/div>
面試者所說的是謊言嗎?很可能。
在這類謊言中,面試者可以捕捉到幾個可疑的語義信息,這些信息在謊言中發生臨時的聯系,但其聯系的條件都違反了一些常理,因而能看出其中的虛假性。分析時,一般要聯系語言環境,將社會環境中類似事物及其普遍規律與謊言的這些可疑點類比對照,就很容易使其虛假性顯現出來。社會同類事物及其普遍規律與謊言的可疑點常常構成兩個矛盾的前提,進而可以推出一個證明謊言虛假的結論。
總之,面試過程中面試者如果在說謊,他的語言更有可能信息過量、過于籠統地描述、避免使用“我”以及包含一些不合情理的內容。此外,在說謊過程中,說謊者出現語言錯誤的情況可能會逐漸增多,其中包括語法錯誤和說話結結巴巴。
二、體態中的蛛絲馬跡
人本身是不會說謊的,因為任何人說謊的同時都會引起一些細微的,不自主的生理、心理反應,而這些反應很自然地通過他的體態語言呈現出來。作為面試官可以從面試者細微的體態語言中尋找蛛絲馬跡。
1.臉部
臉部皮膚發紅,臉色蒼白慘淡通常是說謊的反應。如果謊言被識破,說謊者更加緊張,有時會導致臉部充血,使臉部皮膚變紅。
識別謊言的一個關鍵線索就是假笑。說謊人的微笑很少表現真實的情感,更多的是為了掩飾內心的感情世界。假笑并伴隨著較高的說話音調是揭穿謊言的最有力的證據。
假笑緣于情感的缺乏。由于缺乏感情,微笑時神情顯得有些茫然,嘴角上揚,一副愉快的病態假相,面部表情會無意識地將一個人的假笑暴露無遺。
2.眼睛
眨眼的動作也可以反映內心活動。一般來說,人們在注意力集中思考時很少眨眼。這是因為從大腦提取信息的過程需要受到視覺的影響。當一個人眨眼過多時,他的思維沒有活動,相反,當他的眨眼開始放慢時,說明他正進入思考狀態。面試官可以通過面試者的眨眼動作判斷面試者是否在進行思考。
眼睛也是泄露人內心秘密的元兇。人們交談時,保持目光接觸,敢于正視,表明彼此都不回避問題;企圖逃避對方正視的目光是害怕隱藏于內心深處的秘密被人看出。說謊時,面試者常用揉眼睛的動作來掩飾。
3.手勢與姿勢
在面試的過程中,如果面試官發現面試者的手勢比較多,但隨著談話的深入面試者手部的動作減少了,那么面試者可能就已經在說謊了,因為當面試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講話的內容上,身體動作變得不再是自發而出而是刻意做出的時候,這些身體動作就會明顯減少。身體動作的降低可能因為面試者正在說謊,正在把注意力放在監督謊言的語言內容上。
4.象征性動作
象征性動作是指在特定文化群體內具有精確含義的形體動作、面部表情或身體姿勢。這些象征性動作對于其他文化群體的成員來說可能具有不同的含義乃至沒有特殊意義。皺眉、點頭、搖頭和揚眉等都是象征性的動作。
象征性的動作具有地方色彩,在不同的地區和國家都會有不同的表示含意,這需要面試官盡量多地了解面試者的地方所具有的這些象征性的動作以及含意。
德國研究者菲德勒和沃爾卡(1993)曾在培訓人們提高辨別謊言能力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功。他們歸納出了七種準確率最高的辨謊線索,其中前三種都是體態語言的表示:
1.假裝微笑;
2.缺少頭部動作;
3.自適應性動作(為了讓自己感覺舒服,如摸鼻子、緊握雙手、搔頭等)頻率增加。
所以吶!在求職的過程可以有夸張的部分,但是千萬不能造假,風險太高,幾乎沒有人能完美逃過面試官的眼睛。想要順利通過面試,靠的不是假裝,而是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