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中國目前整體的經濟體量巨大,在世界排名中很是靠前,但目前能稱得上是世界一流企業的并不是很多。每年從各大高校中畢業的大學生有幾百萬,并不是人人都能夠進入世界一流企業的,這也是不少人認為目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企業發展我們無法控制,那么身為大學生,應該如何應對大學生就業難這一現狀呢?
轉變求職觀念
很多大學生認為自己讀過大學之后就更高人一等,在求職大軍中屬于“精英”,只有一流的企業才配得上自己,這樣的認知其實是很不準確的。很少有剛畢業的學生能馬上成為職場精英,大部分人只能算得上是普通白領。所以在求職過程中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可以先從中小型企業的崗位就業做起,等能力鍛煉得更強后再找機會跳槽去大公司。
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雖然說每年的大學生都有幾百萬,但每個人的能力是不等同的。現代社會的競爭,無論是企業之間還是職場人之間,其差異更多的體現在以知識和能力為基礎的核心競爭力上。隨著企業內部崗位細分要求的不斷增加,這種競爭對知識的專業性要求越來越高,在某一方面的專業素養和知識有著一定積累的專業人才會更為企業所看重。因此,作為求職的大學生,要找到自己所擅長的,然后有針對性地學習和鍛煉,打造自己獨特的核心競爭力,進而在求職過程中充分地展示出自己的與眾不同。
參加國家緊缺人才培訓計劃
現在的招聘市場,不同行業、崗位的供需比例是不一樣的,有些崗位供大于求,有些崗位供小于求,那些招聘需求大于求職需求的崗位,對于求職者而言自然會更容易求職成功。如果大學生在畢業后并不打算從事自己所學專業相關的工作,也沒有特定的想要從事的崗位,在求職之路上比較迷茫的話,可以選擇參加國家緊缺人才培養計劃,在系統地學到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增加了一個可求職的方向,進而有效提高自己的求職成功率。
隨著大學教育成為國民教育,求職市場中的大學生只會越來越多,每一位大學生都可能會遇到大學生就業難的情況。這個時候,只有轉變自己的求職觀念,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求職市場中脫穎而出。如果這樣還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的話,也可以參加國家緊缺人才培養計劃,從而多一個求職方向,更好地找到心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