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升職加薪?有沒有年終獎?要不要跳槽?
據說是職場人的年終三問。
年初的目標實現了多少?恐怕在今年年底,是一個特別扎心的問題。
不過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比如說,計劃一下如何實現年終漲薪。
來自電視劇《平凡的榮耀》
01
職場中大多數的漲薪,不是等來的,而是要來的
曾經以為,就像大佬們的成長故事那樣:
你只管努力,升職加薪的事兒,領導自有安排。
可他們沒告訴我們的是,也許我們心無旁騖努力工作時,領導都換了幾輪。
如果說有什么特別值得分享的職場經驗的話,一定要適時表達自己對薪資待遇的要求,是我特別想對那些從來都不會主動跟領導談待遇的“乖乖員工”的建議。
上次聊到現如今的職場上,往往都是通過跳槽才能實現更高幅度的漲薪,得到了大家的熱烈討論和共鳴,其中一位讀者的評論,特別具有代表性:
她說自己特別不愛折騰,就在一家公司待了多年,無奈一直不漲薪,她只好提了離職,結果公司派出了4、5個人來做工作,讓她自己提要求,但她覺得既然已經提了離職,就沒必要了。
來自讀者評論
其實,在我看來,這無論對公司還是對員工本人,都是一個雙輸的結果。
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呢?
我也是在工作了特別久之后,才突然意識到:
對于領導來說,他要給下屬加薪,其實要做很多工作,有時候甚至頂著很大的壓力。
他得去了解公司具體的薪酬制度是什么樣的;
當年的調薪計劃和預算是如何安排的;
他的直屬上司對自己部門的工作是如何看待的;
準備加薪的員工在他的直屬上司那兒有什么值得說道的工作業績和能力表現,等等。
而人,都是有惰性的,領導也不例外。
來自電視劇《二十不惑》
如果下屬沒有主動要求加薪,領導們都會傾向于認為:
你至少目前對薪資還是滿意的,否則可能已經主動提加薪或者已經有想要離職的打算,而不會仍然充滿激情地工作。
于是,領導為我們爭取升職加薪機會的動力也就沒有那么充足和緊迫了。直到某一天,我們自己失去了耐心,一開口溝通就是提離職。
這實在是“乖乖員工”的損失,更是公司的損失。
來自電視劇《德雷爾一家》
02
提加薪的方式,決定了成功率
很多職場人之所以不敢主動溝通加薪的訴求,是因為覺得只要把加薪這件事一說出口,就只有兩個結果:
要么領導一口答應,皆大歡喜;
要么被領導無情拒絕,只能自己走人,否則就顯得自己提的加薪并不靠譜,以后只能默默忍受公司的“剝削”了。
其實,事情根本就不是這么非黑即白。
想到一個段子:
有男生問,為什么我辛辛苦苦準備了鮮花、蠟燭跟女神表白,還是被無情地拒絕了?
點贊最多的回復說:表白是曖昧一定階段后水到渠成的臨門一腳,而非發起追求的號角。
這個道理用在職場人的加薪請求上,也非常貼切。
來自電視劇《德雷爾一家》
如果前期的鋪墊工作做得好,明確提加薪這件事根本就不需要我們自己主動講,領導自己會樂得順水推舟做這個好人。
那具體要如何鋪墊呢?
一方面,多在領導面前提起自己所面臨的經濟壓力,讓領導理解你的訴求。
大到結婚、買房、養娃,小到日常開支,現代職場人,沒有經濟壓力的才是異類。
我們只需要把自己真實面臨的經濟壓力在適當時候“透漏”給領導,引起共鳴的同時,如果領導真正看重你,也一定會想辦法通過薪資待遇的調整來讓你更加安心地工作。
另一方面,要學會適當地給領導一些壓力。
比如,假裝不經意地聊起有朋友邀請你加入另外的團隊。
但這個要適度,需要及時表明自己對目前工作的熱情和期待,同時也要暗示領導:
現在的工作在待遇上確實不那么讓自己滿意。
來自電視劇《楓葉紅了》
03
如何讓調薪的訴求勝算更大
不過我得負責任地說,以上的方法雖好,但是有前提條件的:
那就是領導原本也確實有意愿為你調薪。
否則,明示都不管用,更何況暗示?
那領導為什么會有意愿要為我們調薪呢?順著這個思路往下想,才知道具體應該怎么做。
1、每年至少要有2-3件能夠成為加薪的有力佐證的亮眼業績
業績永遠是升職加薪的第一理由,這一點毋庸置疑。
我經常在說,工作時,我們常常要問自己2個問題:
第一,如果明天我就失業了會怎樣?
第二,如果年底我想要跟領導提升職加薪,我有什么樣的資本?
能經常用這兩個問題審視自己的,基本不會面臨職業危機,在升職加薪上,也常常能如愿以償。
也就是說,不要等到想要提升職加薪的時候才去想:有什么樣的理由可以說服領導給自己加薪?而是要在一開始就抱著做出一番業績的決心來工作。
來自電視劇《德雷爾一家》
2、了解公司的薪酬相關制度,避免踩紅線
一般來說,公司的調薪政策都會有相應的硬性規定,如果不符合這些硬性規定,即便自己部門領導同意,也一定會被HR和公司更高管理層駁回。
這些紅線包括:年度內重大的違規違紀、距離上一次調薪的間隔時間太短、公司規定的其他不能調薪的情形等。
如果發現自己按規定暫時不能調薪,爭不如讓,把部門的調薪名額讓給別人,爭取下一次穩操勝券。
來自電視劇《楓葉紅了》
3、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果說話,不要只把眼睛盯著自己直屬領導
雖然說,決定我們能否加薪的最關鍵人物是直屬上司。
但你如果看過調薪申請的整個流程或申請表就會知道,在這一系列流程里要進行審批簽字的,可不止直屬領導一人:
領導的領導、HR部門,直至事業部或公司的總經理,都需要審批。
作為一項日常工作職責,倒不是說這些人會故意找茬,需要你刻意逢迎一番。
而是說,一個人在那樣的位置,每簽一個字、審批一個流程,都是一份責任,當然需要有必要的了解和調查。
如果過程中發現你風評不好,比如在跨部門協作中不愿配合別人的工作,那這些審批人就很有可能提醒你領導再重新慎重考慮。
這一慎重,加薪這件事就渺茫了。
不等不靠,加薪這種事,需要我們發揮更多積極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