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之年,本輪去杠桿周期的關鍵時刻,如何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同時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成為當前金融機構的“發力點”。 記者近日走訪武漢多家企業調研發現,作為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浙商銀行創新推出池化融資...[全文]
8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7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5萬億元,同比多增6278億元,超出市場預期。7月末,廣義貨幣(M2)增速也明顯反彈,M2余額177.62萬億元,同比增長8.5%,增速比上月末高0.5個百分點。 “新增貸款超...[全文]
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始終伴隨著改革進程不斷向前推進。日前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2018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指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系統不斷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制定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宣布了一系列具體措施,進一步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加...[全文]
對投資者來講,房地產證券組合為其提供了新的投資渠道,并且其具有較高的現金回報、市場價值穩定,是一種可以有效分散風險的高回報投資組合。 日前,北京某區一房主發消息稱,自家120平方米的房子,預期租價7500元/月,找中介詢價時房源被爭搶,最終租金定...[全文]
近年來,金融監管部門以及金融機構在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支持新動能培育和穩增長、促轉型、加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今年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增強小微信貸供給能力后,小微企業融資成為政策支持重點。8月1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與...[全文]
近期的網貸行業的“暴雷潮”來得比以往更加兇猛,6月份以來出現問題的網貸平臺已逾百家,且數量還在不斷增長。在當前行業環境惡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借款人開始主動逾期,甚至有渾水摸魚者惡意煽動投資人情緒不還款。 針對近期一些地區網貸行業出現的項目逾期增加、...[全文]
近日,筆者從連云港第二屆“投貸聯動”大賽獲悉,為了破解高新技術企業融資難題,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金融辦、市銀監局等政府部門聯合南京銀行,連續兩年舉辦“投貸聯動”大賽,通過企業登臺“比武”方式,讓“潛力股”企業脫穎而出,贏得金融機構“芳心”。市經信委相關負...[全文]
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11日在巴黎表示,法國政府將大力支持本國金融業發展,并將巴黎打造為歐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勒梅爾當天在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年度論壇上說,法國政府和巴黎市政府已制訂有效措施,吸引從英國遷出的金融機構和從業人員,“將來巴黎...[全文]
我國銀行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深度進一步提升。7月3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17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末,貧困縣行政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已達95.83%,較年初提高2.93個百分點,金融扶貧的模式也更加多元,電商扶貧、...[全文]
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普及率達到55.8%,超過全球平均水平(51.7%)4.1個百分點,超過亞洲平均水平(46.7%)9.1個百分點。我國網民規模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互聯網模式不斷創新、線上線下服務融合加速以及公共...[全文]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關于擴大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進一步形成開發開放新優勢的意見》6月21日發布。意見包括25條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將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與上海自貿區建設聯動,將自貿區打造成為擴大金融開放的新高地。 意見涵蓋了吸引外資金...[全文]
在4月11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宣布了多項將在今年落地的金融開放措施,其中包括鼓勵汽車金融、消費金融等金融領域引入外資。金杜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欒劍琦認為,此舉或將給汽車金融與消費金融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彰顯全方位多層次合作...[全文]
備受關注的2018國際金融協會中國金融峰會將于6月29日在北京舉行。從國際金融協會(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簡稱IIF)方面獲悉,美國駐華大使特里·布蘭斯塔德已確認出席并將發表主旨演講。 此次...[全文]
正在上海出席第十屆陸家嘴論壇(2018)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14日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根據不同領域、不同市場的金融風險情況,要采取差異化、個性化的辦法。 郭樹清表示,中國現階段的金融問題具有極大的特...[全文]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12日發布消息稱,根據近期監測發現,仍有部分機構或平臺“換穿馬甲”,以手機回租、虛假購物再轉賣等形式變相繼續發放貸款,有的還在貸款過程中通過強行搭售會員服務和商品方式變相抬高利率。特別惡劣的是,發現有少數平臺故意致使借款人形成逾期以收取高額逾...[全文]
證監會官方網站昨日發布的信息顯示,證監會黨委委員、主席助理黃煒日前專程赴上海高院學習調研,座談交流了上海金融法院相關情況。據悉,雙方將研究探索通過指定管轄方式,將部分案件集中由上海金融法院管轄,還將研究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證券侵權民事損害賠償訴訟制度。 ...[全文]
近日,在金融科技為主題的中國金融創新論壇現場,來自銀行、信托、第三方支付公司等機構高管就金融科技中自身行業與跨行業合作各抒己見。 中國銀行副行長張青松表示,運用金融科技的前提是對技術發展趨勢的把握,漸進式發展將成為主流,不確定性將成為常態。 ...[全文]
自新一輪開放“最強音”在博鰲亞洲論壇上釋放以來,中國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正經歷一場緊湊有序的深度提速。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30日發布《新一輪開放背景下外資銀行發展及政策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認為,我國銀行業對外開放仍將延續,其中,外資銀行對證券、保險等...[全文]
自博鰲論壇宣布大幅放寬包括銀行業在內的市場準入后,中國人民銀行和各金融監管部門明確了下一步開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措施接連落地。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29日在2018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中國金融的開放程度仍然比較低,對外、對內開放還有很大的空間,但絕不是國門大開...[全文]